
某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税率17%),2015年3月出口自产货物取得销售收入100万美元(FOB价),出口退税税率为9%,汇率为1:6.25,上期留抵税额为53万元,计算2015年3月的免抵税额为()万元
A.50
B.3.25
C.56.25
D.3

A.50
B.3.25
C.56.25
D.3
第1题
A.没有出口经营权的商贸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
B.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后能直接与本企业自产产品组合成成套设备的外购货物
C.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对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D.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给进口本企业生产产品配套使用的外购货物
E.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用于修理本企业出口的自产产品的外购货物
第2题
A.30万元
B.6万元
C.36万元
D.0万元
第3题
A.90.90
B.92
C.109.6
D.138
第4题
A.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00000
B.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00000
C.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45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50000
D.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9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90000
E.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19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26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50000
第5题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出口业务适用“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2008年8月初留抵税额120万元,当期购进各种产品共用材料一批进项税额80万元。为进料加工业务另进口免税材料300万元。当期内销产品的收入550万元,一般贸易出口产品离岸价500万元,进料加工业务出口产品离岸价600万元。来料加工业务进口材料400万元,加工完成后出口产品收取的料工费110万元。货物的征税率为 17%,退税率为13%。企业会计业务处理为:
来料加工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110×17%=18.70(万元)
一般贸易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500×(17%-13%)=20(万元)
进料加工贸易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600×(17%-13%)=24(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
=550×17%-(80-18.70-20-24)-120
=-43.80(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额=(500+600)×13%=143(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43.80(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43-43.80=99.2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62.7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2.70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43.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99.2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43
要求:
(1) 简述来料加工复出口与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区别和相关税收政策;
(2) 简述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及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正确的处理。
第6题
A.购进物资用于对外长期股权投资
B.购进物资发生非正常损失
C.购进物资用于职工个人消费
D.购进物资生产的产品已经出口
E.购进物资生产的产品用于广告
第8题
A.0元
B.6.12万元
C.20.4万元
D.14.28万元
第9题
A.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B.属于生产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自营出口或者委托外贸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
C.有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后直接出口或者委托其他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D.出口国家禁止出口的货物,如天然牛黄、麝香、铜等
第10题
要求:
(1)该企业适用的出口退税办法是什么?为什么?
(2)外销货物出口环节应纳增值税为多少?为什么?
(3)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数额是多少?
(4)当期应纳税额是多少?
(5)当期是否应退税?若应退税,退税额为多少?
(6)作出相关会计的分录(共5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