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关于墙模拆除的描述,错误的是()。
A.拆除顺序为:拆除斜撑或斜拉杆、自上而下拆除外楞及对拉螺栓、分层自上而下拆除木楞或钢楞及零配件和模板。
B.拆除每一大块墙模的最后1个对拉螺栓后,作业人员应撤离大模板下侧。
C.大模板起吊时,速度要慢,应保持垂直,严禁模板碰撞墙体。
D.预组拼大块墙模拆除时可用撬棍轻轻外撬大块墙模板使全部脱离。

A.拆除顺序为:拆除斜撑或斜拉杆、自上而下拆除外楞及对拉螺栓、分层自上而下拆除木楞或钢楞及零配件和模板。
B.拆除每一大块墙模的最后1个对拉螺栓后,作业人员应撤离大模板下侧。
C.大模板起吊时,速度要慢,应保持垂直,严禁模板碰撞墙体。
D.预组拼大块墙模拆除时可用撬棍轻轻外撬大块墙模板使全部脱离。
第1题
A.架体的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为施工方便,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可最先拆除
C.架体的拆除可以上下层同时作业,
D.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对于内部外部的拆除顺序无要求
第2题
A.分散拆除的顺序应为拆除竖楞、柱箍或横楞、拆除拉杆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自上而下拆除配件及模板
B.操作人员应在安全防护齐备的操作平台上操作
C.架高≤50m时,≤50m2
D.柱子拆下的模板及配件不得向地面抛掷
E.柱模拆除应分别采用分散拆和分片拆方法
第3题
A.现场拼装柱模时,应适时地安设临时支撑进行固定,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60°,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
B.待四片柱模就位组拼经对角线校正无误后,应立即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C.若为整体预组合柱模,吊装时应采用卡环和柱模连接,不得用钢筋钩代替
D.柱模校正后,应采用斜撑或水平撑进行四周支撑,以确保整体稳定。当高度超过5m时,应群体或成列同时支模,并应将支撑连成一体,形成整体框架体系
E.角柱模板的支撑,除满足上款要求外,还应在里侧设置能承受拉、压力的斜撑
第4题
A.现场拼装柱模时,应适时地按设临时支撑进行固定,斜撑与地面的倾角宜为60°,严禁将大片模板系于柱子钢筋上
B.待四片柱模就位组拼经对角线校正无误后,应立即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C.若为整体预组合柱模,吊装时应采用卡环和柱模连接,不得用钢筋钩代替
D.柱模校正后,应采用斜撑或水平撑进行四周支撑,以确保整体稳定。当高度超过5m时,应群体或成列同时支模,并应将支撑连成一体,形成整体框架体系
E.角柱模板的支撑,除满足上款要求外,还应在里侧设置能承受拉、压力的斜撑
第5题
A.梁、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应分段分片进行,严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
B.拆除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严禁站在已拆或松动的模板上进行拆除作业。严禁作业人员站在悬臂结构边缘敲拆下面的底模
C.拆除模板时,严禁用铁棍或铁锤乱砸,已拆下的模板应妥善传递或用绳钩放至地面
D.待分片、分段的模板部分拆除后,方允许将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点运出堆放,并进行拔钉、清理、整修、刷防锈油或脱模剂,入库备用
第6题
A.拆除斜撑或拉杆(或钢拉条)—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
B.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斜撑或拉杆(或钢拉条)—拆除竖楞
C.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拆除斜撑或拉杆(或钢拉条)
D.拆除斜撑或拉杆(或钢拉条)—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横楞—拆除竖楞
第7题
A.立杆应采用长1.8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置,严禁将接头布置在同一水平高度
B.立杆底座应采用大钉固定于垫木上
C.立杆立一层,即将斜撑对称安装牢固,不得漏加、随意拆除
D.横向水平杆应双向设置,间距不得超过2m
E.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6m时,应在立柱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第9题
A.灌浆料或现浇段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为75%)时拆除PC斜撑
B.施工现场阳台等悬挑构件支模架严禁过早拆除
C.大开间楼板(≥4m轴线)模板拆除后应立即采取回顶措施
D.项目主体施工过程中严禁楼板跨中过荷堆载且楼板过早受荷
第10题
A.吊装就位、吊钩脱钩前应设置临时支撑
B.斜撑与地面夹角宜为45°~60°
C.高大剪力墙等构件宜在构件下部增设一道斜撑
D.斜撑应在同层结构施工完毕、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前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