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言语测听操作之前所做的准备,说法正确的是()。
A.测试前需将言语测听装置正确连接
B.言语测听装置连接好之后便开始进行测听
C.使用耳机或扬声器的校准值都是相同的,可以随意更改
D.校准结束后要储存校准结果再退出校准状态
E.测听前需检查测听装置的工作状态
A.测试前需将言语测听装置正确连接
B.言语测听装置连接好之后便开始进行测听
C.使用耳机或扬声器的校准值都是相同的,可以随意更改
D.校准结束后要储存校准结果再退出校准状态
E.测听前需检查测听装置的工作状态
第2题
A.言语测听只能说明受试耳对各频率纯音的听敏度
B.纯音听阈能直接反映言语识别能力高低
C.言语测听是用言语信号作为刺激声来检查被试者的言语听阈及言语识别能力
D.言语测听不仅可以弥补纯音测听的不足,而且还有助于耳聋病变位置的诊断
E.言语测听是听功能检查的组成部分
第3题
下列关于背景声中言语识别的声场评估法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建立言语测听声场,选择扬声器为90°入射角,对言语听力零级进行校准,即听力计表盘数为40 dB HL,校准值为12.5 dB,扬声器声输出为72.5 dB SPL,储存校准数据,进入测听状态
B.首先建立言语测听声场,选择扬声器为45°入射角,对言语听力零级进行校准,即听力计表盘数为60 dB HL,校准值为20 dB,扬声器声输出为65.5 dB SPL,储存校准数据,进入测听状态
C.首先建立言语测听声场,选择扬声器为90°入射角,对言语听力零级进行校准,即听力计表盘数为60 dB HL,校准值为16.5 dB,扬声器声输出为72.5 dB SPL,储存校准数据,进入测听状态
D.首先建立言语测听声场,选择扬声器为45°入射角,对言语听力零级进行校准,即听力计表盘数为40 dB HL,校准值为12.5 dB,扬声器声输出为65.5 dB SPL,储存校准数据,进入测听状态
E.首先建立言语测听声场,选择扬声器为45°入射角,对言语听力零级进行校准,即听力计表盘数为60 dB HL,校准值为12.5 dB,扬声器声输出为72.5 dB SPL,储存校准数据,进入测听状态
第4题
以下关于需向被试者解释的言语测听规则的选项,描述错误的是()。
A.确定测试耳,告知被试者先测试哪一侧耳
B.交代测试内容
C.说明如何做出应答
D.如果感到疲劳或任何不适也要继续完成测试,中途不可间断
E.尽量避免不必耍的活动,以免产生噪声
第6题
A.语音均衡是指词表中语音出现的概率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概率相一致
B.语音均衡评估使用孙喜斌教授研发的“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中的韵母识别和声母识别进行
C.“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以幼儿“学说话”及儿童日常使用最多的词汇为文字资料,以听说复述(开放式测试)或听话识图(封闭项测试)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
D.“聋儿听觉言语评估词表”配有测试用CD光盘及两盘供听觉学习用的VCD,既适合于幼儿的言语测听,又适用于聋儿佩戴助听器后的助听效果评估
E.韵母识别“鼻-白-拔”中,如果让听障者找出“拔”,则“拔”为目标词,“鼻”和“白”则为陪衬词
第7题
A.带教前,教师事先准备一个操作案例——一段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可拍摄或从相关资源库获取相关内容视频
B.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中的测试过程要故意出现几处错误,因时间关系,把握在3~4处为宜,为学员准备相关记录表格,以便学员使用
C.培训开始时,教师首先让学员明确视觉强化测听的原理、方法和规范操作过程
D.教师应当让学员观看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并根据自己印象中的正确操作方法,尽可能多地找出录像上的操作错误,将错误处记录在记录表里,并提出改正的方法
E.视觉强化测听视频录像播放完毕后,请学员检查并公布自己记录的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
第8题
A.检查听力计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B.能向受试者解释纯音测听注意事项
C.能进行气导、骨导、不舒适阈和掩蔽的操作
D.能通过仪器进行测试言语识别率及言语识别阈
E.能记录脑干电位各被形,并确定阈值和潜伏期
第9题
A.儿童的反应方式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
B.封闭式是指给被试者固定数目的备选答案,从中选择听到的声信号内容
C.封闭式测试的优点是对受试儿童要求较低,可不具有说或写的能力,易于操作
D.封闭式测试存在一定的机会概率,所以测试结果得分可能低于真实水平
E.通常在儿童言语测听时,开始进行相对容易的封闭式测试,然后可根据需要选择较难的开放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