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茶碱类药物血浆药物浓度测定的时间正确的是
A.输入负荷量前
B.茶碱药物一个半衰期时间
C.输入后1~2小时
D.用药后24小时
E.危重患者用药期间应每12小时测定1次
A.输入负荷量前
B.茶碱药物一个半衰期时间
C.输入后1~2小时
D.用药后24小时
E.危重患者用药期间应每12小时测定1次
第1题
A.常见过度兴奋、烦躁、心律失常加重、呼吸急促等
B.有胃肠道刺激,部分患者可见血性呕吐物或柏油样大便
C.剂量过大时,可见惊厥、心动过速,但不会有发热
D.茶碱类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脐带血浆浓度几乎和母体血浆浓度相当
E.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对哮喘有协同作用
第2题
A.安全治疗血药浓度为16~25mg/L
B.毒性常出现在血清浓度为15~20mg/L
C.药物间相互作用
D.茶碱治疗窗窄,常需血药浓度监测
E.茶碱类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较差,在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应该常规应用
第3题
37 .下列关于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拟肾上腺素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兴奋 β 受体,激发腺甙酸环化酶,增加 CAMP 的合成,提高细胞内 CAMP 的浓度,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稳定肥大细胞膜
B . 茶碱类药物是通过抑制磷酸二脂酶 , 减少 CAMP 的水解而起作用
C . 抗胆碱能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增加 CGMP 的浓度 , 使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减少,利于平滑肌松弛
D .钙拮抗剂的作用机制是阻止钙进入肥大细胞,缓解支气管收缩
E .色甘酸二钠的作用机制是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其脱颗粒和释放介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第4题
A.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症和危重症哮喘
B.氨茶碱首剂负荷剂量为4-6mg/kg,维持剂量为0.6-0.8mg/(kg.h)
C.注射速度不宜超过0.25mg/(kg.min)
D.安全有效浓度为6-15μg/ml
E.每日最大用量一般不超过2.0g(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
第5题
A.缩短血浆药物浓度在MSW的时间
B.联合用药
C.增大抗菌药物的剂量,得到既杀灭敏感菌、又防止耐药菌产生的AUC/MIC值
D.增大给药间隔时间
E.测定致病菌的MPC,使药物浓度在治疗时间内高于MPC的时间尽量延长
第6题
A.地高辛和洋地黄毒苷是最常用的洋地黄心脏糖苷类药物
B.地高辛经肝脏排泄,消除不依赖于肾功能
C.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血浆地高辛浓度以调整药物剂量
D.收缩功能异常引致心衰者,无论其心衰程度如何,出现快室率房颤是洋地黄毒苷的特别适应症
第7题
A.依诺沙星可抑制茶碱代谢
B.左氧氟沙星与茶碱相互作用较小
C.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
D.可使用头孢类口服剂型,与氨茶碱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E.可使用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
第8题
A.98.第6天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考虑合并肺部感染,关于抗菌药物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依诺沙星可抑制茶碱代谢
C.左氧氟沙星与茶碱相互作用较小
D.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红霉素
E.可使用头孢类口服剂型,与氨茶碱无明显药物相互作用
F.可使用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
第9题
下列药物中,属于茶碱类药物的是()。
A异丙托溴铵
B肾上腺皮质激素
C异丙基肾上腺素
D氨茶碱
E沙丁胺醇
第10题
A.肝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B.可用于治疗妊娠期呼吸系统感染
C.有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禁用
D.与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的亲和力较亚胺培南弱,故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亚胺培南
E.与丙戊酸钠合用时,可导致后者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浓度以下,甚至引起癫痫发作